霜降 | 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防寒润燥好过冬
发布时间:2020-10-21  作者:   打印  关闭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南方入秋晚,季节间的界限并不明显,只看见昼日变短,光影不再是耀眼的白。秋天在一番风雨飘摇后慢腾腾赶来,晨起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翻开日历一看,哦?原来这么快要到霜降了。                   

 

古人信奉天时,依据气候变化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又替每个节气取了一个务实又诗意的名字,霜降,就是其中之一。


 

俗语有言:“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虽说这是秋季最后的一个节气,但却更像是冬季的先锋军,冲你叫嚣着:我要开始降霜了啊,天气要变冷了啊!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

 

一候豺乃祭兽—豺狼开始捕获猎物,捕多了吃不完的就放在那里。

 

二候草木黄落—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

 

三候蜇虫咸俯—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俗语里有“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的说法,所以有的地方还有霜降吃柿子的习俗,当地人认为吃柿子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

 

这个时节还非常适合登山、远足,漫山遍野的植被经过秋霜的抚摸全都羞红了脸,煞是好看,正如古诗里描写的:“停车坐爱枫林晚”、“无边落木萧萧下”等,都是其他季节难见的美景,大家外出运动时一定要注意保暖,保护好膝关节,切不可运动过量。

 

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所以霜降过后晨起会觉得特别冷,大家除了要注意添衣保暖,不要感冒以外,还要谨防肠胃道和呼吸系统疾病,可以多吃一些生津润燥、宣肺止咳作用的食物。

 

秋向冬过渡的开始,天冷干燥,燥邪耗肺伤津,民间有不少相关的谚语,像是“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补冬不如补霜降”等,所以霜降可谓是一年中最适合进补的时节之一。


 

此时天气渐冷,气候干燥,饮食应该以保暖、润燥、健脾、养胃的平补为主,建议多喝开水补津液,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茭白、栗子、百合、萝卜、蜂蜜、白菜、牛肉、鸡肉等,少吃寒凉的食物,海鱼、虾等也要少吃,以免对胃造成伤害。

 

除了饮食,还应注意身体机能的调养,艾灸不仅可以调理脾胃,平喘镇咳,温阳散寒,还能提升机体的抵抗力,对固表益气,温补元阳都有很大的作用。

 

霜降,艾灸的八大养生要穴

 

【肾俞穴】

 

温补肾脏,滋阴宜津,强筋健骨。

 

肾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扁鹊心书》曰:“肾俞二穴,凡一切大病于此灸二三百壮,盖肾为一身之根蒂,先天之真源,本牢则不死。”肾俞穴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的要穴。

 

【天突穴】

 

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化痰利咽。

 

秋冬天气干燥,呼吸道系统更容易出现不适,《玉龙歌》中记载:“哮喘之证最难当,夜间不睡气遑遑,天突妙穴宜寻得,膻中着艾便安康。”因此,当出现咳嗽、咽喉疼痛时,首选艾灸天突穴。

 

 

【大椎穴】

 

主宰全身,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大椎穴又称“督阳之海”,能主宰全身,更是保健要穴。《甲乙经》说过“大椎,三阳,督脉之会”,所以艾灸此穴可以改善肺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这样不仅能保证营养物质得到充分的吸收,而且不会让机体产生负担,让秋冬进补事半功倍。

 

【足三里穴】

 

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

 

足三里穴是人体最重要的大穴之一,是历代公认的长寿保健穴。根据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基之作《灵枢》记载:“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调于足三里。”在秋冬季节常灸足三里,具有驱寒保暖、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气血足了,不仅精神会变好,而且会更有食欲,更利于秋冬饮食进补。

 

【列缺穴】

 

祛风止痛,降气平喘、化痰散结。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中有记载:“列缺腕侧上,次指交叉,善治偏头患,遍风痹麻,痰涎频雍上,口噤不开牙,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调理伤风头痛,可以艾灸此穴配合谷穴;调理咳嗽气喘,可以艾灸此穴配肺俞穴。

 

最近早晚温差大,天气又干燥,很多朋友出现的咳嗽、感冒、头痛等不适,都可以艾灸列缺穴来进行调理。

 

【中脘穴】

 

调胃和中,补虚益气,健脾化湿。

 

中脘穴属奇经八脉之任脉,《循经考穴编》中记载:“一切脾胃之疾,无所不疗。”艾灸这个穴位对于调理胃肠不适、虚劳百损、四肢乏力等都有很好的效果。

 

【命门穴】

 

培元固本,强健腰膝,温肾壮阳。

 

命门是人体生命之门,先天之气蕴藏所在,《黄帝内经素问云:“督脉者合并少阴,上股内后廉,贯背属肾。”督脉由本穴通少阴之经,又由肾俞穴透入内脏,在秋冬季节,此穴配肾俞、委中两穴一起艾灸,可温经散寒、通经活络。

 

【气海穴】

 

培补元气,温中补肾,益气调经。

 

“气海一穴暖全身”,气海穴有调整全身虚弱、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艾灸此穴能助全身百脉畅通,强壮身体,身体底子养好了,进补才更放心。

 

“霜降进补,来年打虎”,霜降做好艾灸养生,滋养你的整个冬季。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