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办法对应秋冬反复感冒
发布时间:2020-10-22  作者:   打印  关闭

最近身边都是感冒大军,很多朋友都在抱怨一觉睡醒后头痛、鼻塞、流涕,还“失声”了!为什么这些天感冒的人会这么多?

感冒多因受寒,及时扶正好得快

秋天是风邪发威的日子,《黄帝内经》中讲秋三月“天气以急”,这里的“急”就有秋风疾进的意思。秋风送爽气温降,人体会感觉到凉,这时如果不注意添衣加被,或者喜欢开窗睡觉,“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人就容易受寒感冒。

再加上最近很多地方秋雨频繁,一场秋雨一场寒,雨水多则湿气重,寒湿之邪伤人更甚,所以感冒中招的人一抓一大把。

感冒初期,这时是外寒入侵体表的阶段,人们会打喷嚏、流清鼻涕、鼻塞等,这也是感冒最容易对付的阶段,一般不用药物,一些小方法就能逐渐缓解症状。但要注意:一定要第一时间用这些方法才能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拖得越久效果越差!

热敷后颈:后颈处有个大椎穴,这里是人体阳气汇聚的地方,可以说是身体的“阳中之阳”,用好人体的这个小太阳,就能产生源源不断的能量,赶走疾病。

暖大椎有很多方法,比如在洗澡时用热水反复冲刷这个穴位,或者用电吹风的热风对着大椎穴吹、用热水袋热敷整个后颈等等。这主要是热刺激在起作用,与中医中的“艾灸”类似,如果有条件,用艾灸效果更好。

 

艾草本身就是温补的,有温经散寒的作用。艾灸大椎穴通过热刺激使得身体气血循环加快,腠理宣通,驱使体内风寒、湿邪外出,艾灸还具有补气助阳之效,通过艾灸大椎穴补阳升阳,对全身保健都有好处。

按揉掌心:在我们双手中指、无名指指根下方,有一片区域是手掌的肺敏感区,呈扁圆形,是预防和改善肺部疾病的重要反射区。发现自己有感冒的迹象,赶紧用拇指指腹按揉另一手掌的肺敏感区,每次按揉3~5分钟,早、中、晚各一次。

刺激这个敏感区的主要作用是宣通肺气。肺主气,管呼吸,感冒咳嗽通常是肺里有热,生痰,造成肺气不畅,得不到宣发,因而得病或加重病情。多按揉这个部位有宣通肺气、利咽止咳的功能,感冒初期咳嗽流涕,一定要多按按掌心的这个地方。

晚上睡前配合用热水泡脚,或者在睡觉时在颈背部枕一个大号的装着热水的暖水袋枕,这样睡一宿,一般第二天起来就会好很多。

葱白、香菜根煮水: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时,可以用葱白3段、香菜5根熬水,然后服用。葱白解表散寒,香菜根含有发汗、缓解头痛的作用。

另外,还可用紫苏叶煮水,代茶饮。如果微微出汗,就不必再喝了,如果没有出汗,则继续喝,直到微微出汗为止。注意:微汗即可,大汗淋漓反而不好。

  

初期的风寒阶段时间很短,最多一天就过去了。如风寒阶段没能把感冒控制住,转郁热了,此时的症状就变成:喉咙痛,流清涕变成黄浊涕,身体发热,无力。这时用艾灸调理,既要清热,又要扶正。

感冒如果有发烧,可以艾灸印堂穴和大椎穴,能帮助退热;痰比较多的,找找腿上的丰隆穴,它可以化湿、祛痰;咳嗽、咽喉痛的,多灸尺泽、合谷、列缺,可清肺泻火,缓解不适;最后还要再灸一灸足三里和涌泉穴,能温阳补气、固本培元,尽快驱邪外出。

感冒要喝水,但不是越多越好

感冒了,听得最多的就是一句“感冒要多喝水”。但是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感冒时喝水确实可以缓解一些感冒症状,但是一味大量喝水会存在很多隐患。

那喝多少水合适呢?一般来说,我们每天的饮水量应该在一千五百到两千毫升,这个饮水量适合大多数人。而从中医的角度上说,水要喝温热的,热水能温阳,但量也要控制好,喝得太多会加重肾的负担。还要注意千万不要喝凉水!喝凉水会使寒气加重,病更不容易好。

德仁温馨提醒:“感冒期间大量饮水,容易造成水中毒,这时会出现头晕、无力等表现,加重身体的不适感。所以感冒期间不能盲目相信多喝水会好的快,要科学的调理,才会有更健康的身体哦。”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