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癌症,约占了全球女性癌症病例的25%。
过去一直认为怀孕生娃以及母乳喂养,都能降低乳腺癌的风险,北卡罗来纳大学的Hazel Nichols和Minouk Schoemaker等发表在美国医师协会(ACP)官方期刊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的研究:女性生产后20年内乳腺癌风险不降反升,大约在产后5年达到峰值,比同龄未生产女性高了80%。母乳喂养与乳腺癌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Nichols表示:刚生过孩子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
略去那些复杂的试验过程讲述和研究报表,直接讲结论:女性初产年龄越大,生育胎次越多,产后乳腺癌风险增加的也会越多,持续时间也越长。母乳喂养并不会影响乳腺癌风险。
如果早期保养的话就不会让乳腺增生发展到乳腺癌的地步,可是有太多的人忽视了对乳腺的保养。
乳腺癌发展四步曲:
第一步: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当女性总是处于愁、虑、忧、怒等不良情绪中,卵巢的排卵功能就会受到抑制,黄体酮会减少,雌激素相对上升,从而引起乳腺增生。
第二步:乳腺结节
乳腺结节是女性恐惧的一种乳腺疾病,是一种非肿瘤性疾病,常见于30岁左右的女性。
乳腺结节病的症状主要有乳房内部出现肿块,而且往往不止一个,这些肿块有大有小,与皮肤没有粘连的迹象,摸起来还会比较硬。另外一个比较普遍的症状就是乳房疼痛,这种疼痛感具有不稳定性,往往随着生理期身体的变化、心情的好坏、劳累与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步:乳房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危害女性健康的一种妇科肿瘤,虽然是良性肿瘤,但是其依旧存在恶化的几率。
中医认为,人以气血为本,气血通畅,生命才能延续。气滞则血瘀、内分泌紊乱、代谢物堆积造成淤积,从而形成肿块。通过中医疗法可以软坚散结、活血通络,迅速缓解症状、消散肿块,使乳腺病患者的治愈率大幅度提高。
第四步:乳腺癌
当有前面三种疾病的征兆时,病症极有可能恶化成乳腺癌。拯救女性生命“腺”,需要我们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如果发现乳房长“湿疹”、乳腺增生时间长、乳头无故凹陷、乳房表皮像“橘子皮”、乳房颜色变深、乳头溢液等现象,都很可能存在乳腺癌的风险,一定不能置之不理,需要去好好养护。
艾灸能不能治疗女性乳腺类问题了?那我们先看看中医上是怎么样解释乳腺增生的。
中医认为肝肾两经与乳房关系密切,其次是冲任两脉。肝郁气滞、情志内伤在乳癖的发病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平素情志抑郁,气滞不舒,气血周流失度,蕴结于乳房胃络,乳络经脉阻塞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肝气横逆犯胃,脾失健运,痰浊内生,气滞血瘀挟痰结聚为核,循经留聚乳中,故乳中结块。
肝肾不足,冲任失调也是引起乳癖的重要原因。肾为五脏之本,肾气化生天癸,天癸激发冲任,冲任下起胞宫,上连乳房,冲任之气血,上行为乳,下行为经。若肾气不足,冲任失调,气血滞,积瘀聚于乳房、胞宫,或乳房疼痛而结块,或月事紊乱失调。
书上记载艾灸具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等功效,由此可见,艾灸对乳腺增生类的疾病有很好的防治功效。
具体办法:
选穴:选膻中、天池、内关、肝俞、膈俞、丰隆、太冲等穴。
方法: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5厘米左右,进行悬灸,即温和灸,也可以选择一款合适的灸盒,会方便很多。
时间:每穴灸15分钟左右。每日1次,10日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3~5天。
未雨绸缪,乳腺保养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
- 调脾胃宣肺气原来这么简单,怪你知道的太晚了 2021-1-16
- 艾灸这几个穴位,肠胃好了,免疫力增强了,可惜很少人知道! 2021-1-16
- 神经衰弱艾灸法,压垮身体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情绪 2021-1-15
- 你的气色为什么这么差? 2021-1-15
- 三九这样灸,这个冬天再冷也不怕 2021-1-15
- 疫情当前,艾灸随行,提高抵抗力是关键! 2021-1-14
-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附穴位图)——区分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 2021-1-14
- 小儿湿疹艾灸方法及护理注意事项(请为孩子收藏) 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