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发布时间:2021-1-21  作者:   打印  关闭

“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中国人非常讲究泡脚

每天用热水泡泡脚,驱除寒气

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加快体内新陈代谢

达到防病治病的保健效果

那么,究竟怎样泡脚才最养生呢?

 

最佳水温:38℃~43℃

 

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成年人的泡脚最佳水温在38~43℃左右,比人体温度稍高一点便可。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

 

泡脚时间:30分钟为宜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些都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过长,血管长时间扩张,容易引起脚部皮肤破皮。正确的做法是泡到全身微微出汗,约30分钟为宜。

 

适度按摩更养生

 

泡脚后再稍加按摩对健康大有裨益。按压涌泉穴(位于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几分钟,可以更好地促进足底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还可以护肾。

 

加点更健康

 

泡脚时根据自身特点适量放点中草药能事半功倍,但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添加。一般来说,容易手脚冰凉的人可以用生姜水泡脚,取15克左右的生姜煮沸晾凉后即可;桂皮泡脚则对因肾病引起的浮肿有较好的缓解作用。膝关节不好的人,建议在泡脚的同时用古灸贴热敷膝盖,可以祛风寒,缓解风湿骨痛。另外,加艾叶可温肺等等。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春天泡脚,升阳固脱;夏天泡脚,暑湿可祛;秋天泡脚,肺润肠濡;冬天泡脚,丹田温灼”的说法。然而泡脚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实际上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饱腹或空腹不能泡脚

 

这是因为泡脚时会让脚部的血管扩张,脚部的血容量会增加,脚部的血容量增加就会导致胃和内脏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也就是说,吃饭前泡脚会减少胃液的分泌,这样会导致消化不良。吃完晚饭后最好隔半小时再泡脚,泡脚的时候,大量的血液会流到脚部,这样肠胃的血液就会不足,从而阻碍肠胃的吸收和消化,并且长此以往,还有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


泡脚时间不宜太晚

 

最好在晚上9点钟的时候泡脚,因为这个时间泡脚对肾非常好。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晚上9点钟的时候,人体的肾正是气血比较衰弱的时候,这时候泡脚有利于增加身体的热量,身体的热量增加后,人体的血管就会扩张,这样就会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并且泡脚能够让缓解精神压力,让人全身处于一个放松的状态。

 

相信通过这些介绍,大家都对泡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天气寒冷,了解更多泡脚常识,才能将泡脚的好处发挥到最大!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