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静脉曲张应该艾灸哪些穴位?
发布时间:2020-11-28  作者:   打印  关闭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身体多个部位的静脉均可发生曲张。静脉曲张最常发生的部位在下肢。

 

小腿静脉曲张,俗称"浮脚筋”,是静脉系统最常见的疾病。它主要是由于长期久坐或久立造成的,血液蓄积下肢,在日积月累的情况下破坏静脉瓣膜而产生静脉压过高,造成静脉曲张。像老师、外科医师、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餐厅服务员等需长时间站立的职业都是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

 

艾灸静脉曲张的穴位

艾灸静脉曲张要有长期的打算,循序渐进,一点一点把经络打通。

 

1、阿是穴:治疗静脉曲张,在艾灸患处,主要就是循着血管的走向艾灸,使这条血管处于比较通畅。

 

2、中脘穴:位于人体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3、神阙穴:神阙穴是任脉上的穴位,这个穴位的作用在于可以帮助患者调和一身的气血,还可以疏通经络,如果长时间坚持艾灸可以改善体质,同时对于辅助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4、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5、涌泉穴:就在人的足底,每天用热水泡脚15分钟,然后点按两侧涌泉穴,每穴3分钟,以有胀痛感为度。然后在足底艾灸,每天灸一次。

 

静脉曲张保健方法


1、足浴:用热水泡脚,可以用艾仁德足浴包泡脚,另外,临睡前用艾仁德足浴包泡脚,还有助于睡眠。



 

2、按摩脚:洗脚后,双手搓热,轻揉搓相关部位或穴位,可全脚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涌泉穴(足心)或太冲穴(一、二足趾关节后)或太溪穴(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对头昏、失眠、厌食、面色晦暗、疲劳、高血压、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高抬脚:晚上睡觉的时候一定要把脚垫起来大约10厘米高,这样有利于血液的回流。

 

4、搓揉腿肚:以双手掌紧夹一侧小腿肚,边转动边搓揉,每侧揉动20次左右,然后以同法揉动另一只腿。此法能增强腿力。

 

5、扳足:取坐位,两腿伸直,低头,身体向前弯,以两手扳足趾和足踝关节各20-30次,能锻炼脚力,防止腿足软弱无力。

 

6、甩腿:一手扶物或扶墙,先向前甩动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翘起,然后向后甩动,使脚尖用力向后,脚面绷直,腿亦尽量伸直。在甩腿时,上身正直,两腿交换各甩数十次。此法可预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缩无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