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全身皮肤发痒又掉屑,这是得了干性湿疹
发布时间:2021-1-13  作者:   打印  关闭

冬天来了,北风一吹,皮肤上的油脂都给吹走了,皮肤就容易“得病”!

 

很多人发现自己的手上、腿上、腰上开始掉白白的“皮屑”,还很痒,让人忍不住想去抓挠,没几下皮肤就挠破了,尤其是手臂和小腿上的皮肤,都是红红的一片,出现干燥性裂纹,像鱼鳞一样。这种瘙痒被称为“冬季瘙痒症”,其实就是干性湿疹。

 

冬天,这么洗澡易得干性湿疹

 

冬天洗澡,很多人沿袭了夏天的习惯,每天洗,怕清水洗不干净于是沐浴露和搓澡巾双管齐下。由于天气冷,还喜欢用特别烫的水洗。事实上,冬天这样洗澡很可能洗出一身的皮肤病!

 

冬季洗澡误区一:洗澡水太热

 

温度过高的水对皮肤表面的油脂有非常强的破坏作用,从而破坏皮肤的锁水功能,加速皮肤干燥。洗澡水的水温一般比人体体温稍热一点就可以了,最好控制在37~40度之间。

 

冬季洗澡误区二:爱用搓澡巾

 

经常用搓澡巾洗澡有两个弊端:一是搓澡巾很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屏障功能,屏障被破坏后就容易使皮肤感染细菌,引起皮肤病。

 

二是如果搓澡巾交叉使用,皮肤擦破后就会相互传染病毒,形成传染性软疣。

 

冬季洗澡误区三:洗澡次数太频繁

 

没错!爱干净也可能让你得病!很多人由于洗澡次数过于频繁,从而破坏了皮肤正常的屏障功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

 

有位21岁的姑娘,每天晚上都要洗个热水澡再上床睡觉,某天突然觉得浑身瘙痒难忍,腿上被抠得都结了血痂,到医院就诊后,才知道自己因为太爱洗澡患上了干性湿疹。

 

因此,在气候较为干燥的地区,冬天可以相应减少洗浴次数,缩短洗浴时间。

 

对付干性湿疹,用这3

 

干性湿疹的表现有瘙痒、红斑、脱屑,并无明显液体渗出。

 

中医认为,燥邪是导致干性湿疹的主要原因。很多干性湿疹不容易好,总是反反复复的,在手上、小腿、后背长了好,好了又长,所以我们要做好长期“抗战”的准备。

 

1、艾灸:主要灸患处,配合以下穴位

 

艾灸取穴:曲池、血海、合谷、足三里、三阴交

 

有人问:“患处能不能灸?”当然可以!患处不仅可以灸,而且要常灸,用艾灸调理皮肤病时,首要取穴就是阿是穴(即患处),可以起到消炎、杀菌的作用,艾火的热力还能深达体内,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2、内养:多吃百合、莲子,滋阴润燥

 

冬季易患皮肤病的人,鱼虾海鲜以及辛辣的菜肴、冰凉的冷饮冰淇淋等都要适当忌口。要多吃养阴润燥的百合、莲子,以及养血的桑葚、红豆等食物,还要注意多补充水分。

 

日常煲汤时,可取沙参、麦冬各15克,和排骨或鸡、鸭等食材一起煲汤食用,有助于养阴润肺。

 

3、外用:自制甘草油,缓解皮肤问题

 

关于干性湿疹小艾建议:可以通过涂抹甘草油来缓解干性湿疹。

 

甘草油中“油”的成分可以滋润皮肤,对抗燥邪;再加上甘草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所以涂抹甘草油可以用来改善干性湿疹。小艾希望在寒冷的冬天大家都拥有光滑的皮肤哦!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