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泡脚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泡脚是很适合老年人养生健体的,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泡脚也存在误区。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老年人泡脚的常见误区和注意事项。
老年人泡脚方法
很多老年人喜欢在睡觉前打一大盆热水泡泡脚,能缓解疲劳,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是泡脚也是有讲究的,需要注意方法。
泡脚盆的选择
中医讲究,泡脚需让水浸泡到小腿,因此最好选择桶而不是盆来泡脚,另外,桶的底面积要足够大,要让双脚可以在放松状态下接触桶底。
泡脚时常
泡脚时间不能太长,不能超过半个小时。超过半小时后双脚的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其他部位供血不足,严重的可能导致脑供血不足。
温度不能太高
泡脚水的温度不能够太高,最好能够控制在四十摄氏度左右,如果出现水温下降,可以添加热水。
看情况添加药物
很多老人在泡脚的时候喜欢添加一些中药,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身体健康。但是,如果出现腿部皮肤破损的情况,例如冬季天气寒冷出现皮肤皲裂,那么应该暂时停止中药泡脚,等到皮肤恢复正常之后再继续。
老年人泡脚注意事项
泡脚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和养生方法,但这些注意事项需要了解。
泡脚因人而异
实际上,泡脚也是因人而异的,并非适合所有人。有些中老年人本身皮肤就比较干燥,皮质分泌过少,甚至已经患上乏脂性湿疹,因症状不明显而没有发现,可在泡脚的时候,随着水蒸气及药物的双重刺激,湿疹容易被诱发。
除此之外,长期糖尿病患者往往已经出现神经病变,末梢神经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温度,并且这种病变非常隐蔽,患者本身还不知道。其具体表现为患者感知不出水温,这样就极易被烫伤。另外,高温会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了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因此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适宜用过热的水泡脚。
老年人泡脚时间不宜过久
虽然冬季养生大家要多泡脚,这样不仅可以促进血液的循环预防疾病发生,还可以使身体酸碱平衡、放松肌肉,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泡脚的时间越长越好。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30—45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特殊人群泡脚需要注意
身体健康的人用热水泡脚、泡温泉都没问题,但特殊人群要注意。例如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低血压、经常头晕的人,都不宜用太热的水泡脚或长时间泡温泉。因为用热水泡脚或泡温泉后,会导致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会由重要脏器流向体表,这必将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缺血缺氧。
中国有句谚语,“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冬季泡脚可以驱寒保暖,养生益足。
大家都知道泡脚对身体好,尤其是老年人更要多泡脚。因此不少老人都有坚持泡脚的习惯,在一天的运动过后,晚上睡觉前打一盆热水,泡泡脚,可以舒经活络、颐养脏腑、强身健体、安神助眠。
- 痛风只需艾灸这三个穴位 2021-1-21
- 足浴|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 2021-1-21
- 肠毒宿便毒于砒霜,用这招清“宿便”,调出好气色 2021-1-20
- 炎症的克星——艾灸 2021-1-19
- 艾仁德养生|身体的这些地方容易“生病” 2021-1-19
- 大寒遇上腊八,艾仁德提醒您护这五个部位 2021-1-19
- 艾灸者必懂的常用穴位,赶紧收藏! 2021-1-18
- 女性乳腺保养艾灸穴位有哪些呢? 20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