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养护甲状腺,远离甲亢或甲减
发布时间:2021-11-10  作者:艾仁德   打印  关闭

对于甲状腺的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调节思路,就是「调肝」。

比如,甲减是甲状腺功能不足,类似于中医讲的虚劳之症,就是体弱。当一个人肝气不舒的时候,闷闷不乐的时候,就没有食欲,有道是「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没有食欲,哪里的身体强健呢?

甲减——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激素(TH)合成、分泌不足或生物效应不足而导致机体代谢功能降低的病症。

甲减的常见症状

1、畏寒,少汗,乏力,少言懒动,体温偏低,食欲减退及肌肉关节酸痛等。

2、精神症状方面,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抑郁,嗜睡,甚至有智力低下的表现

3、易出现心血管系统病变,如心动过缓,心音减弱及心律不齐;

4、女性患者易出现月经不调,男性患者有阳萎表现;

5、可能有不同程度的黏液性水肿。

6、部分患者有贫血,肌肉无力,便秘,尿少等表现。


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多见阴虚火旺,气滞痰凝之症。


甲亢的早期症状

1、皮肤潮湿、搔痒,肌肉软弱无力,甚至肢体突然不能活动(周期性瘫痪)。

2、怕热,多汗,乏力,体重减轻。

3、心悸,心跳加快,心律不齐,心绞痛。

4、吃得多但容易饿,大便次数增多。

5、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

6、神经质,易激动,情绪不稳定,焦虑不安,活动过多,注意力分散,失眠。

7、月经不规则,阳痿,生育力下降。


中医学认为此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久病体虚,或失治、误治损伤元气及心、脾、肾诸脏,气血亏虚,不能濡养脏腑,导致各个脏腑的功能减退,出现各种虚损的症状。所以心、脾、肾三脏虚损是其根本,血瘀、痰湿是其标。


1


阿是穴


阿是穴,也就是甲状腺周围。你的甲状腺结节在哪里,你就重点艾灸哪个部位。别看这个很简单,但是很有效。艾灸的时候距离远一些,避免烫伤。


2


肩井穴


「位置」: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释义」:此穴归属于胆经,有个词语叫做:「疏肝利胆」,还有个成语叫做「肝胆相照」,说明肝胆的关系特别密切


而肩井穴是胆经上的大穴位,从名字我们就知道,肩指的是穴位在肩膀,井说明此穴对于气的调节既深也广。


井都是深的,无需多言;井字,两横两竖,四通八达。故而艾灸此穴可以调节气机,避免气机在甲状腺瘀滞。


3


足三里穴


「位置」:屈膝90度,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1横指(中指)。


「释义」:用足三里穴的作用就比较多了。


第一,如果你是甲状腺肿的患者,用足三里穴可以起到引气下行的效果。就是艾灸肩井穴之后,气被疏通了,但是气在足三里穴的带动下,往下走,从而外排出去


第二,如果是甲减的患者,此类患者本身脾胃的消化就不太理想,体质虚弱,而「脾胃乃后天之本」,艾灸此穴可以提高个人免疫力,促进气血的生成。气血足了,就可以滋养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足量的甲状腺激素。


所以,此穴也是一个双向调节的大穴位


4


合谷穴


「位置」:手背虎口处


「释义」:对于合谷穴,我曾经说过这样一个理论,就是此穴「调节各种和口相关的病症」。这个理论来自于「四总穴歌」:面口合谷收。


就是合谷穴,调节和面部,口腔相关的病症。最常见的比如口角炎,口腔溃疡等,这些都属于狭义的口


那么,广义的口呢?比如眼睛,叫做心灵的窗户,窗户也叫窗口。比如甲状腺在咽喉附近,这个地方有咽喉管,是不是也是口呢?这个肯定的。



小结


灸法不仅适用于虚证、寒证,也可用于热证、实证、阴虚阳亢证。

灸法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既能用于抢救休克升高血压 , 也能降低血压治疗高血压病,不论是畏热多汗的病 人,还是畏冷疲乏 的病人,不 论是心动过速的病人,还是心动过缓的病人,通过特定穴位的灸疗都能达到有余者损之,不足者益之。 艾灸可调节阴阳使之归于平衡,以达到治愈疾病之目的。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