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高发季节,大家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冬天这么容易发生心血管疾病?
这与冬季寒冷的气候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中医看来,一般这种情况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气虚,一个是阳虚,两者互为因果。如果两者同时存在的话,会加重病情。
阳虚血脉凝滞,气虚无力运通血脉,瘀血化不开,就很容易发生“瘀堵”。
也就是说,如果气虚,尤其是心气不足的人在冬天的时候身体就会不舒服,很容易突发包括心血管疾病在内的各种疾病。
冬天的天气是十分寒冷的,我们身体的耗能比夏天要多很多。
心五行属火,如果心气不足,推动血脉运行的力量不足的话,我们浑身抵抗寒邪的能力就会下降,人也会特别容易疲劳。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心气不足?
如果您在冬天的时候,总觉得特别累,觉得胸口憋闷,这种憋闷不是里面堵了的那种闷,而是里面没有力量了,由内而外的那种憋闷。
然后呢,还会觉得说话没劲,不想说话,整天困倦不堪,思考问题都觉得费劲。
这些情形都有可能是心气不足的表现。
那么现代医学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的呢?
在现代医学看来,我们人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说,如果外界的冷热刺激过重,体内的热平衡调节很容易发生波动。
也就是说,天气寒冷,会促进人的血管收缩,血黏度变稠,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很容易使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等情况加重。
而冠心病、心衰、血栓性疾病病人对温度调节能力和温度敏感性是比较弱的,维持自身正常体温的能力降低,在低温环境下,身体自然会更加“难熬”。
冬季除了天气寒冷以外,还有雾霾。
雾霾长期刺激可能会引发呼吸系统慢性炎症如咽喉炎、气管炎等,严重的可引起肺心病。也就是说,长期在雾霾严重的环境中生活,是有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血液循环的,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
甚至有很多患者,平时身体并没有感觉到什么很明显的不适,偏偏到了冬天就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自己和家人都觉得十分突然。
也正是因为如此,“如何安然过冬”成为众多人,尤其是气虚、心气不足、心血管患者等急需关注的问题。
如果您冬天明显的出现了这种没劲、憋闷、喘不上来气,或者总是一走路,就好像都喘得不得了这种情况,那您更要注意赶快调整自己的身体,把气补足才行,不然很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大问题。
如何安然过冬
如您所见,冬天是这般的“危机重重”。
无论是“身强体壮”,还是“弱不禁风”,我们在寒冷的季节里,都要有意识地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更是要多加注意。
●早起做好“3个半分钟”
早上醒来后,不要“扑腾一下”从床上“一跃而起”,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缓慢”起床:醒来以后躺在床上半分钟;坐起来后靠在床头半分钟;把腿下垂,再等半分钟。因为如果“噌”地一下站起来,很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血压一低,就会出现晕倒、心肌供血不足,心绞痛发作、心肌梗死等意外。
●晨练不要过早
很多人都有晨练的习惯,这是好的,但是在冬天需要注意,晨练的时间不要太早,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再出去活动。在运动的项目上,可以选择散步、慢走、太极这一类比较舒缓的有氧运动。每日晨练前要提前注意天气变化,恶劣天气就不建议出门了,雾霾天气也不建议在室外晨练。
●做好防寒保暖
在冬季,尽量使用温水洗脸洗头,热水泡脚,外出时要戴好手套、帽子、围脖、棉衣等御寒衣物。
●保持情绪稳定
忧伤、失落、生气、紧张、烦躁等情绪都有可能使血压发生波动,从而加重心脏负担。
●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
对于已经确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按时服用药物,并随身携带急救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少食油腻,禁烟限酒
●注意心血管的日常养护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调理,日常养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 养生养的是什么? 2021-11-27
- 冬季养生 饮食起居顺应节气 2021-11-27
- “四总穴歌”是什么?你了解吗? 2021-11-26
- 十二条经络循行线路(满满干货建议收藏) 2021-11-26
- 艾灸配穴全集,建议长期保存 2021-11-25
- 冬季到,感冒闹!艾灸四穴别忘掉! 2021-11-25
- 对付中耳炎用哪个穴位? 2021-11-24
- 闪腰是啥原因造成的?五招教你预防闪腰! 2021-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