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越来越冷了,很多养生人士喜欢在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尤其是现在大部分有脚冷情况的女性,睡前泡脚可以让身体暖和起来,睡眠情况也好多了。
总之泡脚有很多益处,不仅能改善睡眠质量,还有利于身体健康。
/ 你知道吗?
原来泡脚有这些好处 /
1. 促进血液循环
因为脚在身体的最下面,所以负担最重,老话说“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但由于心脏离脚这两个部位距离甚远,所以容易导致血液循环不好,在《医学典籍》中有说到“人之有脚,犹似树之有根,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想要保持年轻的秘诀,那首先要疏通全身的血液循环,血液循环快了,新陈代谢也就快了,人也不容易衰老了。
2.刺激经络和穴位人体脚上有6条主要的经络,包括三条阳经(膀胱经、胃经、胆经)的终止点,和三条阴经(脾经、肝经、肾经)的起始点,都在脚上。从医学理论来讲,脚底承载着很多脏腑器官的穴位,做过足疗的人都知道,按摩师点压我们的脚时,会感觉痛疼、酸胀,当我们做完足底按摩后,会感觉浑身轻松。
3. 改善睡眠
足底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及毛细血管,用这种温度刺激可以反射到大脑皮层,对大脑皮层起到抑制兴奋的左右,从而可以改善睡眠,消除失眠症,睡个美美的好觉,还能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
4.辅助调理疾病
自古以来中医就非常重视脚部的保养,并且认为足浴可以用来预防调理疾病。有句老话这么说“富人吃补药,穷人泡泡脚”,这么看来,泡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有些人哪怕是在寒冷的冬天,为了风度,穿着也很单薄,脖子、大腿等部位是极易受风寒侵袭,导致发生感冒咳嗽的问题,而泡脚可有效驱除体内风寒,调理感冒咳嗽。
泡脚虽好,但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泡脚方式,不仅达不到养生的效果,可能还会出现一些问题。那么该如何正确泡脚呢?
# 足部有皮肤病或破溃患者;# 妊娠期、经期女性;# 严重心脑血管病及肿瘤患者;#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严重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
# 严重贫血、体虚之人。
# 时间不能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间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
# 泡脚的时间晚上7-9时为宜。此时为肾经气血最衰弱的时候,足底血管会因为温水的刺激而扩张,有利于活血,进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效果。然而,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导致消化不良。
# 泡脚最好选择木桶。因为木桶的保温效果较好,降温慢。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 泡脚后记得按摩和保暖。在双脚发热时加以按摩,再穿袜子进行保暖,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等全身热度缓缓退去之后入睡效果更好。
春季 岭南的春季阴雨绵绵,身体易积聚水分,身体也感觉沉重,是体内湿气重的一种表现。在春天泡脚时加入玫瑰花,有利于舒发肝气,使人精神爽利。玫瑰花性温,入肝、脾经。
夏季 中医认为“夏天泡脚,暑湿可祛”。在水中加入茯苓、荷叶,具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念,夏天如果能坚持每天泡脚,也能对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 春困秋乏,秋季也容易引发悲情症,出现心情失落、食欲不振、失眠等现象。秋天在泡脚时加入桑叶、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平抑肝阳,清肺润燥的功效。
/ 2种养生泡脚方/
1.生姜红花泡脚方
【材料】:生姜一块,红花1g,盐适量。
【做法】:用刀将生姜拍扁,红花用纱布包成药包,将生姜和药包泡在水里烧开后,再加盐,待温度合适后,则可以进行泡脚。
【功效】:生姜可调理感冒、驱寒,用于容易在冬天手冷脚冷的体寒女性;红花可用于活血化瘀,调理腰部酸疼的症状。
2.艾叶泡脚方
【材料】:干艾叶50-100g。
【做法】:将水煮开后,用部分热水浸泡干艾叶20分钟后,再加剩余热水,倒入盆中,待温度合适,即可进行泡脚。
【功效】:艾叶具有温经散寒,祛湿止痒的功效。
- 艾灸的注意事项,要收藏哦~ 2021-12-1
- 胆囊炎、胆结石都可以灸这个部位 2021-11-30
- 哮喘发作来势猛,艾灸保健日常 2021-11-30
- 每日健康小知识 2021-11-29
- 冬季来临,气虚、心气不足的人,这些方面要提高警惕! 2021-11-29
- 养生养的是什么? 2021-11-27
- 冬季养生 饮食起居顺应节气 2021-11-27
- “四总穴歌”是什么?你了解吗? 2021-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