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更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大雪的到来,也就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老话说:大雪补得当,一年不受寒。大雪吃得好,来年开春才能身体健康,精神健旺。
大雪养生宜三“暖”
“暖”头:头是“诸阳之会”。不戴帽子的人,环境气温为15℃时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的30%;若气温在4℃,从头部散失总热量占60%。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所以,头部保暖非常重要。养/生/口/诀
头忌顶风吹,外出戴帽子。
暖水来洗头,及时吹发干。
眠时闭窗门,梳头活气血。
“暖”足:“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远,血液供应偏少,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
养/生/口/诀
足部宜常暖,棉靴适时添。
睡前来泡足,按摩涌泉舒。
鞋袜勤换洗,健步走暖足。
“暖”肺:中医认为肺为娇脏,易受外邪。大雪隆冬时节,天气寒冷,雾霾频发,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
养/生/口/诀
饮食宜甘温,多进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糖类适量食。
姜枣玉米粥,戒烟戒酒守。
冬属阴,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去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不可暴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
大雪养生三忌
忌穿衣过多
如果衣服穿得太多太厚,皮肤的血管会扩张,流向皮肤的血液会增加,从而增加散热效果,进而降低身体对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容易生病。忌熬夜
中医特别强调作息规律,日常生活规律。保健非常重视身体和精神的调养,认为“睡眠和饮食是保健的重要任务。”良好的睡眠可以补充能量,恢复精力,具有滋阴养元的功效。为了适应“冬藏”,此时应适当增加睡眠时间。建议早睡,多适当睡眠,以达到提神醒脑的目的。忌舔唇
为了滋润嘴唇,有些人经常喜欢用舌头舔干裂的嘴唇。结果越舔越裂。这是因为唾液是用来润口消化食物的,其中含有淀粉酶等物质,舔在嘴唇上就像在嘴唇上抹了一层浆糊。风一吹,水分蒸发,淀粉酶粘在嘴唇上,使嘴唇更干燥,甚至引起干燥出血,引起感染化脓。大雪养生食三肉
乌鸡肉:补虚益气
《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补虚劳羸弱,制消渴,治疗一些虚损诸病的功用。
乌鸡富含氨基酸、铁元素,远超普通鸡肉,是营养价值极高的滋补品。
冬天吃乌鸡肉,喝乌鸡汤,既可以温补肾阳,又不用担心内热积聚上火。
煮鸡肉的时候,可以放些枸杞、桂圆,清甜不油腻,温补不上火,是冬季上等的佳品。
牛肉:暖胃强身
羊肉性热,牛肉性温。冬季温补,牛肉更佳。
牛肉富含氨基酸、蛋白质,可以补中益气,强筋健骨,可以让人们在冬天避免感冒侵扰。
牛肉还能健脾养胃,提高消化吸收能力,更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鱼肉:保护心脑血管
“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鱼肉”
鱼肉每一百克的脂肪含量不足2克,对于想要冬季进补,但是又不愿意摄入过多脂肪的人来讲,是最好的选择。
鱼肉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嗽下气的功效。
鱼肉含有丰富的镁元素,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有利于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镁元素还能改善心情,促进大脑活跃,提高记忆力。
大雪节气防三病
大雪时节,除了吃好喝好,还要预防三种常见疾病。分别是: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随着气温进一步降低,人的血管开始收缩,血压开始升高,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人来说,可能会引发中风。所以高血压病人应该特别注意防寒保暖,定期检查。北方冬天干燥,人的呼吸系统很容易受到损伤,进而引发长期的炎症、长期咳嗽。多喝水,如果暖气过热注意使用加湿器,或者屋里放一盆水,多吃滋阴润肺的食物。寒冷刺激下,人的消化系统也容易发生紊乱,引发各种胃肠问题,冬季饮食要注意不要吃生冷食物,出门带好口罩,防止冷风直接入体,不要坐冰冷的凳子。少吃油腻、辛辣,膳食以好消化为主。- 男性更年期该怎么灸? 2021-12-4
- 生气会对身体有大影响 2021-12-4
- 艾灸这几个黄金穴位,整个冬天不犯病! 2021-12-3
- 季节交替,如何让孩子不容易生病?看过来! 2021-12-2
- 中医药可以把“胆结石”化掉吗? 2021-12-2
- 养生先养脚,泡脚的好处 2021-12-1
- 艾灸的注意事项,要收藏哦~ 2021-12-1
- 胆囊炎、胆结石都可以灸这个部位 2021-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