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这是真的吗?
发布时间:2020-10-25  作者:   打印  关闭

脾有病,人就废了一半,这是真的吗?

 

脾的健康直接影响到大脑的功能状态,脑衰,其暗中是脾的枯竭;肾枯竭、心脏衰竭的背后也是脾衰,一切大病皆根由脾衰!许多人都听过“虚不受补”这个词,其实“虚不受补”的要点就落脚在脾上,大病的最终结果是脾受到损伤。

 

脾管着能量的吸收和分配,中医学认为:人体气血津液的生化,依赖于脾所消化吸收的食物营养精微物质,因此,脾为"气血生化之根源",又称脾为"后天之本""人体之仓廪也"。故古代医学家有一句格言"脾旺百病除",思发于脾,而成于心。脾气健旺则气血旺盛;若脾气虚弱,食欲便会减少,则面色淡而无华,脾气虚,则血少

 

判断脾虚的小方法

 

1、看眼袋,脾虚眼袋大

 

「脾虚眼袋大,肾虚眼袋黑」,从中医上来看,后天形成的眼袋主要是脾肾虚弱造成的。中医里有「五轮学说」,就是将眼睛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

 

下眼睑就是属于脾,而脾主肌肉,脾虚了,眼睑上的肌肉就变得松弛,久而久之,眼睑就因为无弹性而下垂。

 

而脾是运化水湿的,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湿就会在体内停留,身体里有水湿,首先会堆积在眼部,眼睛部位的皮肤是最薄弱的,水液堆积后,下眼睑以下的地方就会因充水而浮肿,眼袋就这样形成了。

 

2、看嘴唇,唇白食无味

 

《灵枢·脉度》说:「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我们的味觉,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脾的功能不太好,可能出现口淡无味、口甜、口腻、口苦等口味异常的感觉,从而影响食欲。
所以有些人吃饭,没有一点享受美食的感觉,很久才下一次筷子,每次都只吃一小口,食量小,这应该就是脾虚没差了。

 

再看看嘴唇,如果嘴唇颜色淡、苍白没血色,那就是脾虚的实锤了,因为《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
脾主肌肉,嘴唇也属于肌肉啊,嘴唇的色泽、饱满程度,都能透露出脾的功能变化。

 

3、看肉肉

 

腰腹部很多肉,从胃脘一直到腹部,说明脾的运化能力差,饮食都转成了痰湿,积累在体内而发胖。
如果从胃脘开始一直到腹部,都没有肉,感觉这块瘦的往里凹,那说明脾太虚,饮食不吸收,所以太瘦。

 

正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说:「脾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主肉」。人体肌肉的壮实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出问题,必然导致肌肉瘦削或软弱无力。

 

4、看四肢,肌肉力量弱

 

人体肌肉的壮实与否,与脾的运化功能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出问题,必然导致肌肉瘦削或软弱无力,手臂、大腿、小腿的肌肉,也跟脾有关系,不管你是枯树枝手臂,还是筷子腿,又或者你有蝴蝶袖、大腿小腿的肌肉不紧实,四肢肌肉力量弱,都说明你脾气虚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实四肢」,脾主运化和升清,因此,脾气健运,则四肢的营养充足,而活动也轻劲有力。
若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布散无力,则四肢的营养不足,肌肉无力或消瘦,这种情况,在健身房练再久也练不出结实有力的肌肉。

 

5无意识的流口水

 

有些人说话唾沫横飞,请不要怪他,因为他不是故意的,实在是因为口水太多了,就连睡觉他都不可控制的流口水,有时候坐着也会无意识的流口水,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是不是在想什么好吃的,其实就是脾气虚了。

 

五脏化液,脾为涎—《素问•宣明五气篇》因为五脏都能化生出相应的液体,其中脾化生出来的叫做「涎」,也就是唾沫、口水。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