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可以艾灸吗?
发布时间:2021-11-12  作者:艾仁德   打印  关闭

荨麻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临床以皮肤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急性荨麻疹经过治疗或脱离诱因后数日即可痊愈,而一些慢性顽固性荨麻疹,往往很难找到诱因而无法避开,病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与个人体质有较大的关系。

慢性荨麻疹发病原因至今不明,对各种鱼虾海鲜、药物及粉尘等过敏,一些物理因素(如冷、热、光 )精神紧张压力大、免疫系统失调均可引起。

慢性荨麻疹患者多具有过敏体质,这种过敏性体质中医学认为主要与内在因素“脾气虚弱”有关。脾胃虚弱,气血乏源,肌肤无以濡养,则皮肤、黏膜反复出现瘙痒性风团,因内虚之因一时难以根治,导致此病缠绵难愈。

带脉属奇经八脉之一,围绕腰部一周,能约束纵行诸脉,其位置承上启下,乃人体运动之中轴;同时带脉行于腰腹,腰腹乃任督冲之脉气所交之处,与任督冲脉关系极为密切。《傅青主女科》云:“脾胃气虚,则腰脐之气闭,腰脐之气闭,则带脉拘急 ”,艾灸带脉可温养脾胃,调节十二经气血,从而彻底治愈顽固性荨麻疹。

皮肤病反应身体有哪些毒?


中医认为,皮肤癣菌病是因汗泄不畅而致内蕴湿热,病久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成。


你看无论什么皮肤病都有一个共同点:痒。


痒是一种风邪,治痒必须要治风,为什么?


风看不见摸不着,来无影去无踪,无孔不入,变幻无穷,跟皮肤病非常类似!荨麻疹就是突然来突然没的。


其次痒是种热邪,痒为热之初,就是说热刚刚起来的时候通常会表现为痒,这热又从哪里来的呢?从湿气而来。湿气久了就会化热,很多妇科疾病都是湿热下注导致的,如外阴瘙痒。


最后治痒还要治血,因为血虚则风燥,风燥就会在身体里乱窜,窜到哪里哪里就痒。风是种阳邪,要靠血这种阴性物质来制约它,所谓血行则风停。就是说当我们的身体气血顺利运行起来的时候,这个风邪就自动消失了。


很多老年人的皮肤瘙痒,尤其是夜间不知什么时候就发作了,很影响睡眠,这就是血虚风燥。

为何不少皮肤病夏天缓解,冬天发作?


不少痒瘙型皮肤病多与热邪有关。


热邪滞于皮下,汗出不畅,郁则为火,火扰则痒,烧灼则为白屑,火毒郁结则成红疹。


火毒可借出汗排出,夏天炎热汗出则自动缓解,冬天汗少则发病,即是这个理。


另外,人体的阳气有卫外功能,若阳虚而卫外不足,则无力抵抗外来的风寒等邪气,邪气即易郁于肌表肺窍,表现为过敏性疾病。而冬天易阳虚,从而皮肤病易发。

皮肤痒,有疾患,主穴在此


除了要祛湿热祛风邪外,肺主皮毛,所以皮肤上问题一般都要找肺。


因此我们在艾灸治疗皮肤病时,“阿是穴(患处)、曲池穴、血海穴、合谷穴”这一组黄金搭档穴位,是必须用到的。


1、阿是穴

阿是穴就是患处,这是治疗皮肤病的主灸位置。


2、曲池穴

曲池穴为大肠经的合穴,大肠经多气多血,具有较强的活血和通调大肠腑气的作用,而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腑气一通,则肺的生理功能自然恢复正常。


3、血海穴

血海穴属于脾经,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则肺气足,皮肤健康。


4、合谷穴

合谷穴为大肠经原穴,属阳主表,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气血之功。流汗多或者不流汗都要找它。


以上这组穴位具有”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强大功效。当然不同的皮肤病还要结合相关的症状。


4种常见皮肤病灸疗方案


01寻常痤疮

主穴:患处、曲池、天枢

配穴:

  • 肺经风热:丘疹多发于颜面、胸背上部,色红,或有痒痛,配大椎、膈腧

  • 湿热蕴结:伴口臭、便秘尿黄,舌红,配脾腧

  • 痰湿凝滞:伴纳呆便溏,配脾腧、丰隆


02荨麻疹

主穴:曲池、合谷、膈腧、三阴交

配穴:慢性荨麻疹加风门、肺腧


03神经性皮炎

主穴:选择皮损严重处作为阿是穴

配穴:足三里、曲池


04湿疹

主穴:患处、曲池、阴陵泉

配穴:

  • 脾虚湿蕴:发病较缓,伴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胀便溏,加脾腧、胃腧

  • 血虚风燥型:病久,皮损色暗或色素沉着,加膈腧、血海

  • 湿热浸淫:发病急,皮肤潮红灼热,渗液流汁,伴身热心烦口渴,大便干,加肺腧、脾腧、水道。

Copyright © 2020-2022 嘉兴元一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浙ICP备1805780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