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袋俗称“肿眼泡”,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由于休息不当、劳累过度、睡 眠不好,天长日久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睑慢慢下垂,不由自主地在颊部形成了眼袋。它既是一种衰老的象征,同时也影响美容。
那么有什么好办法使之尽快消除呢?
从大的方面来说,眼袋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天性眼袋,这个主要是遗传的作用,基本没什么好说;另一种是后天获得性的眼袋,一般来说,多发生在25岁之后,人的面部肌肤由于慢慢松弛而出现,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明显。
这是眼袋出现的自然规律,规律不可违背,但是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具体的原因,做一些实际可行的措施,从而解决眼袋问题。
中医认为,脾虚是眼袋出现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呢?因为在中医里面,眼睑是代表脾的,脾主肌肉,脾虚了,就会运化不好,直接导致肌肉缺少弹性,时间长了就会眼皮耷拉。
另外,脾和心脏一样,也是“统血”的,是血液循行顺畅的重要一环,脾虚无法控制血液,导致水湿运化不畅,让皮肤和肌肉缺乏营养,松弛,而形成眼袋。
有句话说,“脾虚眼袋大”,就是这个意思。
另外,中医还认为,肾虚也会形成眼袋,因为“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对人体水液代谢的调节贯穿水液代谢的全过程。在肾的气化作用下,人体水液中有营养的成分上升而被吸收,没有营养的废水就下降到膀胱之处,排出体外。
如此循环,促进者水液的代谢,维持着水液的平衡。当肾虚时,主水能力变差,就会影响水液代谢,内分泌失调,对于女性来说,会有阴道炎、尿道炎等症,出现尿少、水肿等症状,反映在脸上,就是眼袋。
下面就来学学艾灸去眼袋的方法吧!
如何用艾灸除眼袋?
眼睑是全身皮肤中最薄、最脆弱的部位,只有0.06毫米的厚,加上汗腺和皮脂腺分泌、持续不断的眨眼动作及长期曝露在辐射及阳光下,使它成为最容易受伤的部位。
首先说一下脾俞穴,它属于足太阳膀胱经,原意是指脾脏的湿热之气从它这里而外输到膀胱经,《急救仙方》中说到:“脾俞二穴,是穴理腰身胀满,腹痛寒热,得气灸三壮”。
灸脾俞,能健脾和胃,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灸脾俞,还能利湿升清,帮助水液代谢,可以消除水肿和眼袋。
眼袋取穴:脾腧。定位: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可增强机体对营养的吸收能力,使陈新代谢的机能旺盛,促进血液循环,提高造血功能。同时对腹痛,呕吐,泄泻,水肿,便血,水肿、气虚乏力等有显著疗效。
眼袋取穴:足三里。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
主治:对肌体具有强壮和保健作用,可改善肌体对营养成份的吸收,而增强免疫能力,同时对胃痛、呕吐、腹胀、乳痛、便秘、水肿、虚痨有治疗作用等。
眼袋取穴:三阴交。定位:内裸高点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调整肌体的阴阳平衡,对内分泌失调而出现的各种症状均有平衡作用,是女性常用的穴位。另对月经不调,带下,不孕,失眠有效。
这种艾灸方法,无论是脾还是肾引起的眼袋,都有一定的疗效。灸起来很简单:用艾柱对这三个穴位依次进行艾灸,每个穴位每次灸5~10分钟,每天或者隔天一次。
眼袋影响容颜更影响健康,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眼睛养护,美颜更养生!
- 身体4个部位最怕“硬”,越硬越危险!看看你有吗? 2020-12-9
- 艾灸补气血,女人年轻之本! 2020-12-9
- 祛湿|红豆薏米一直吃错了,难怪没效果! 2020-12-8
- 为什么冬天要艾灸?重点在这里 2020-12-7
- 艾仁德三九灸穴位分享 2020-12-5
- 三九灸丨艾仁德古灸贴让我一次“艾”个够 2020-12-5
- 艾仁德三九灸适合女士的穴位分享——桑皮艾柱篇 2020-12-4
- 艾仁德三九灸强身健体穴位分享——雷火艾柱篇 20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