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降·寒蝉鸣
今天是白露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为白露。天气渐转凉,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为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故名白露。
白露秋分夜
此时节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气温逐渐转凉;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以偏北风为主,正是辞夏迎秋之季。
养生重在润燥
白露是典型的秋季气候,此时人体容易出现口唇咽干、鼻腔干燥等情况。建议多吃一些性平味甘、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如粳米、籼米、玉米、薏米、番薯、豆腐等。
白露·三宜
饮茶
此时正是茶树生长的良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禁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
推荐饮用乌龙茶,有润肤、润喉、生津、清除体内积热的作用。
泡脚
秋天睡前泡脚,解乏养阳
秋天阳气内收,气血亏虚的人不能外达,容易肢体寒凉。中医认为脚为精气之根,脚是人体总的精气之源,双脚对于人体的健康来说特别重要。
在秋意渐浓的时分,睡前暖暖的泡个脚,把气血往四肢引、往末梢带,是最简单又有效的养阳方法,双脚暖了,全身气血都调动起来了,泡掉一天的疲倦,简直是享受啊~~
·泡脚小贴士·
◐
泡脚不需要汗出淋漓才能起到作用以微微汗出为宜泡脚最佳时间是每晚睡前(21-22时)水温40℃-45℃为宜,泡脚时间不宜过长(15-20分钟)润肺
白露时节燥令当行,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因此白露时节要润肺气。
推荐大家坚持日食松花粉,外加早晨用清水润润鼻腔,夜间在屋内放一盆水保持空气湿润,以达到滋润肺气的目的。
白露·三忌
秋燥
天气转凉,可以艾灸。
有些出现手足冰冷,肢体冰凉,尿频,乏力等症状,属于中医肾气不足的表现,都可以通过艾灸解决。
大椎穴,肺俞,肾俞,脾俞,神阙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中府穴,灸到感觉透进去为度,不以时间为标准,因为每个人对温度感觉差异大,补充肾气。
艾灸过程有口干,舌燥,大便干燥,小便黄等症状暂停,休息几天,再灸。
寒气
古人说“露凝而白,气始寒也”,随着天气变凉,人体出汗减少,能量消耗少,像T恤、短裤、凉鞋之类的,就没法儿再穿了,清晨出门、夜晚散步容易沾染寒凝之气。
树叶一落的时候人的气血从外面向里面收,人体的气血,血寒则凝,血温则行。
此时保护好身体的温度,就像是身体的大门在缓缓关闭,要把阳气留在体内,把寒气挡在外面。
生冷
中医认为,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等疾病容易复发,因此,白露时节要注意养肺。特别是体质容易过敏的人更要注意,饮食方面应尽量少吃海鲜。海鲜中含有的过量组织胺会使人身体不适,而少数人因天生缺少分解组织胺的酶,吃了现捞的新鲜鱼或海鲜,就会引起过敏,甚至诱发哮喘。此外,海鲜大都性凉,白露时节温度又较低,外界寒凉之气较重,不适宜多吃生冷海鲜,以免脾胃受凉,诱发胃部疾病。
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养气血、健脾补肾的功效。
秋天,多事之秋,悲秋,情绪低落者,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慢跑,散步等,和好好朋友多交谈,释放压力,身心健康。多晒太阳,补充天然阳气。
- 【白露】这个节气该如何养生呢? 2021-9-6
- 【大事件】艾仁德门店的火爆……有目共睹 2021-11-12
- 最好不要晚上艾灸,效果不佳哦! 2021-9-3
- 艾灸能治400多种病,值得一看! 2021-9-2
- 艾灸的禁忌你应该知道! 2021-9-2
- 秋季养生,需要补气血,壮阳气! 2021-9-1
- 痛经就灸这最靠谱! 2021-8-31
- 灸足底的好处有这么多哦! 2021-8-31